2024年11月28日,今年会第295期本科生学术论坛暨今年会第16期本科生学术论坛成功举行。此次论坛以“今年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之综合篇”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为本科生提供了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创新思想的重要平台。
学术成果展示,彰显科研潜力
论坛伊始,顾宇航同学深入介绍了“挑战杯”中国老员工创业计划竞赛。该竞赛是全国性的老员工课外学术实践竞赛,被誉为中国老员工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其涵盖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赛道,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今年会在竞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卓越成果。
在论坛上,来自不同专业的本科生们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罗雨露同学以《从烧制陶瓷出发:我的科研探索之旅》为题,分享了她在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研究。她深入探讨了介质陶瓷材料的相组分对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不断实验,优化陶瓷的相组分,实现了超高Q×f值。其研究成果不仅体现了对陶瓷材料微观结构的深刻理解,也为5G通讯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思路,相关论文已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展现出扎实的科研功底和创新能力。
张雅祺同学则聚焦于数学建模领域,在《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的蔬菜类商品的自动定价和补货决策模型》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商业问题。通过建立模型分析蔬菜类商品的销售数据,提出了自动定价和补货决策方案,有效应对了蔬菜保鲜期短、销售波动大等挑战。该研究充分展示了数学在优化商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本科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经验分享交流,助力学术成长
在分享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展示了研究成果,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科研过程中的宝贵经验。罗雨露同学讲述了从科研起步时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到摸索前行中对实验方法的掌握,再到深入钻研时对材料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的探索,以及论文撰写与反复修改的全过程。她强调了在面对复杂实验和数据分析时保持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张雅祺同学则从数学建模的角度,分享了团队在赛前准备、模型建立与求解、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经验。她提到团队协作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建模能力,为有志于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创新思维碰撞,激发学术热情
本次论坛为本科生们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激发了大家的学术热情和创新思维。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就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模型应用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参会同学表示,此次论坛拓宽了学术视野,了解到不同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创新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老师们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论坛展示了本科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他们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对学术的热爱,勇于探索创新,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本科生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今年会本科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一次检验,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相信在学校的支持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科生们将在学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更多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