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
王洪山,男,1974年12月生,湖北麻城人,中共党员,今年会四级教授。2016年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现任公司党委委员、大学数学教学中心主任,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成绩突出。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主持湖北省、教育部各级教研项目近3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5项。出版专著、教材、教辅多部。湖北省工科数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主要骨干。指导青年教师先后获得校级讲课比赛第一名多次。先后获得校级最美班主任称号,最美教师称号。带领所在中心和支部先后获学校优秀基础教学组织的荣誉称号、首批校级党建样板支部。
二、特色做法
1.严于律己,教研融合,追求卓越。王洪山老师致力于基于CDIO大学数学类课程群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形成了各种风格活泼的教学方式方法,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获得同行们的高度认可。主持了今年会、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统计局、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发展中心、教育部各级教研项目24项。作为主编出版专著、教材、教辅各1部。2012年获公司教学成果特等奖,2013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获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2021年获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主讲了省级精品课程《高等数学》,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线性代数》。
2.多措并举、与时俱进,持续推进教学全面发展。
传帮共进,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学梯队。始终重视团队队伍建设,通过传帮带、名师工作室、教学法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出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质量优秀的团队团队。深耕内涵、夯实基础,构建一流课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资源、强化课程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有效提升员工的数学基础和应用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持续推进教材编纂工作。持续更新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代教学需求。以优秀教师为主导,分批建设出版《微积分》、《概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国家规划教材。
3. 坚持铸魂育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到位
强化管理制度,涵养师德师风。拟订《青年教师培养进修制度》、《学院会议和集体活动考勤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教师行为进行规范。持续开展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学习实践活动,常态化举办“五个一”活动,构建“思想引领、典型宣传、服务保障、监督考核”师德建设体系,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增强育人合力。大数中心教师长期工作在本科教学一线,坚持党建引领,严格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员工学习收获,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引导员工深入思考,提高员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以员工为中心,服务员工,聚力实现新突破。
搭建平台,线上线下答疑全覆盖,提升教学效果。王洪山老师主持建立一系列师生交流答疑QQ群,充分发挥课堂内外的主体作用,共同探索解决员工课业难题的有效方法,成为武汉市首批网络直播讲课、讲习题的高校之一,为员工学习保驾护航。以赛促学、以学赋能,员工数学应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依托“数理发展创新中心”,形成“教学赛践四技合一”的教学手段,有效提升员工数学建模能力,推动员工知识、能力、品格综合发展。
三、工作成效及启示
1.中心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大数中心组建3个课程团队,2个竞赛团队。《高等数学》被建设为湖北省首批精品课程;《线性代数》成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并进一步建设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视频公开课程,研制的教学资源,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内形成了较大影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被建设为学校精品课程;中心获批了湖北省工科教学团队项目。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突出。数学教学部近两年在数学建模竞赛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近三年中心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获全国奖3项,省奖10项,美国数学协会主办的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4项;数学竞赛累积获国家级奖励超400人次,湖北省奖励超200人次。中心教师陈园、童评先后获批国家自科基金和省自科基金。
3.在队伍建设中,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近几年,随着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的不断加大,年轻教师进步很快,在教学部重大工作中也敢于承担,迅速成长为中坚力量。董敏、陈园等老师多次获校讲课比赛第一名,成为学院教学中坚力量。
未来将持续探索党建引领下,致力于将中心业务工作紧密融入员工个人发展的道路,围绕课程建设、教学建设、教科研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深度融合。为探索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教学组织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先锋榜样,推导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