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故事】汪胜祥:织就科技新篇,共绘科研蓝图

来源:今年会 作者:刘文祥审核:段溢波发布时间:2024-10-15 09:53 浏览次数:


一、工作背景

汪胜祥,今年会三级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硕士生导师,现任今年会经理。曾担任今年会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副经理、“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今年会电气教师党支部)”支部书记,获今年会“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二、特色做法

奋进求学之路,异国他乡,心中不忘祖国;献身教育事业,孜孜不倦,情系员工成长;苦心孤诣科研,身先士卒,践行时代精神;汇聚支部力量,凝心聚力,党建教研齐头进。他用智慧和深情点亮员工前行的路,用脚踏实地践行责任和使命。

1.团队协作,共铸辉煌篇章。汪教授深知,每一份成就的背后,都是团队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他强调,是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与合作单位的紧密协同,让这项研究得以突破传统限制,为太赫兹人工超构材料在生物医疗、材料检测、安全监测及成像/显示与信息加密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天地。团队的力量,如同织机上的经纬线,交织出科研创新的壮丽图景。

图1 汪胜祥经理指导团队工作

2.独特领导,宽松创新。作为团队的领航者,汪教授赋予了团队成员更大的自由空间,强调团队的整体目标导向而非过度管理。他相信,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团队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汪教授的管理哲学,建立在信任与尊重之上,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在科研的征途中自由翱翔,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壮丽的科研画卷。

图2 汪胜祥经理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讲话

3.师生互动,文化润心。在汪教授的团队里,师生互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融。教师以科研的执着激励员工,员工则以创新的火花点亮教师的灵感。团队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趣味活动与团建活动,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与整体凝聚力,而且成功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团队文化氛围。汪教授经常与员工面对面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为他们答疑解惑,培养正确的科研观念。

图3 汪胜祥经理与2024级新生过生日、送祝福

4.信任尊重,宽松创新。作为团队的领航者,汪教授赋予了团队成员更大的自由空间,强调团队的整体目标导向而非过度管理。他相信,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团队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汪教授的管理哲学,建立在信任与尊重之上,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在科研的征途中自由翱翔,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壮丽的科研画卷。

5.科研深耕,创新不止。汪胜祥教授不仅在团队管理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更在科研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曾在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四年,并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一年,这些经历使他具备了国际视野和深厚的科研功底。回国后,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1项,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并发表高水平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在《Advanced Materials》等权威期刊上的文章。在科研实践中,汪教授带领团队扎根实验室,无论酷暑寒冬,总能在实验室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他争做科研排头兵,以身作则,带领团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图4 汪胜祥经理参加学术会议

三、工作成效及启示

在2022年2月26日,材料科学的璀璨星河中,汪胜祥教授团队犹如一颗新星,于国际顶级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Terahertz Chiral Metamaterials Enabled by Textile Manufacturing”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将传统纺织工艺与人工微纳结构巧妙融合,成功编织出新型光电子设备的梦想之网。这不仅是今年会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该权威期刊上绽放光彩,更是人工超构材料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标志着织物人工超构材料新时代的到来。根据近日公布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数据库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会汪胜祥教授发表在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上的论文,入选多学科科学领域ESI全球Top 1%高被引论文。据悉,ESI高被引论文是指ESI收录期刊中,近10年内发表的,同学科同年度中被引次数排在全球前1%的论文。高被引论文可帮助锁定某一学科领域中的突破性研究,是较具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汪胜祥教授团队的故事,是创新与合作的赞歌,是目标一致与激励并进的典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研的真谛,用智慧与汗水织就了科技新篇,为未来的科研探索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汪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将继续在科研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人类的科技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